前言
近日,由上海交大陶飞研究员为通讯作者,上海交大博士生谭春林该论文的第一作者,发表于《Green Chemisty》的论文“蓝藻细胞工厂用于生产高性能生物降解塑料的直接碳捕获”,利用蓝藻细胞做底盘细胞,以二氧化碳为原料,成功直接合成PLA(聚乳酸)。
通过系统代谢工程和高密度培养策略的结合,蓝藻细胞工厂合成PLA的效率提高了约270倍。
塑料污染是21世纪最严峻挑战之一。人类的活动产生大量的塑料废弃物,形成白色污染,损害生态和人类健康。
目前,人们通常使用焚烧和掩埋处理塑料废弃物。但这两种方法都会带来进一步的环境污染问题,掩埋占用土地资源,不仅处理时间漫长,还会污染环境;而焚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尘还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。
因此,生产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,从生产源头上避免污染,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终极方案。综合各种因素,聚乳酸(Polylactic Acid,PLA)是当前最为理想的候选可降解聚合物。
传统的PLA制造以玉米等粮食作为生产材料,会导致材料生产与粮食供应产生资源竞争,其可持续性存在问题。因此,以非粮原料为基础的新一代PLA工业生产技术亟待开发。
近日,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食品与环境生物技术团队(FEMlab)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了新一代可降解塑料PLA的“负碳”生产技术,为这两个问题的协同解决提供了新思路。
他们在光驱动蓝细菌平台上使用代谢工程和高密度培养的组合策略,在国际上首次以二氧化碳为原料,直接合成可降解塑料PLA。
该技术不仅可解决塑料污染、PLA生产的非粮原料替代问题,还能在合成PLA的过程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,助力“碳中和”“碳达峰”。
来源:Green Chemistry
这种新一代的PLA生产技术,与以往PLA的制造思路完全不同。该团队首次建立自养微生物细胞工厂,直接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一步实现PLA的生物合成。
该团队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与技术迭代,在PLA合成的研究中,攻克了碳流重定向、蓝细菌生物量低、生长速度过慢等难点。
二氧化碳自养合成 PLA 的合成途径(来源:Green Chemistry)
一方面,解决碳流重定向的问题,简单来说,就是如何在二氧化碳进入细胞后,使碳最终能够流向聚合物PLA。
为解决这个问题,该团队尝试了多种方法,在系统代谢工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。通过优化关键酶的表达水平,即增强丙酰辅酶A转移酶(propionyl-CoA transferase)与聚羟基脂肪酸合成酶(polyhydroxyalkanoate synthase)的表达。
同时,使用sRNA工具组合敲低了蓝细菌的4个基因,将碳通量重定向到PLA生物合成,采用辅因子自循环系统增加辅酶的供给,显著增加了PLA的产量。
另一方面,由于蓝细菌自身的特性,导致其生长密度不够高以及生长速度不够快。
针对该工艺问题,该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光反应器,对光谱做了系列优化,并采用可控的渐变光强方式,使蓝细菌细胞生长得更快、更密。同时,他们还使用微米气孔曝气、培养基优化等方法提高了生物量。
通过代谢工程和高密度培养的组合策略,研究人员将蓝细菌的细胞密度提升了 10倍。在最佳培养条件下,蓝细菌在7天内最高细胞密度达OD730nm 15.0,其产生的PLA浓度为108.0mg/L,比最初构建的菌株高约270倍。
陶飞认为,该指标已经十分接近酵母菌的生长水平。同时,这也说明了蓝细菌还有很大的代谢潜力可供挖掘。
高密度培养的PLA生产策略示意图(来源:Green Chemistry)
此外,与传统的用蓝细菌生产小分子化合物的技术相比,该技术的产物回收更加经济。蓝细菌生产产品的一大挑战在于合成产物的浓度较低,产品的提取需要浓缩等操作,步骤繁琐、能耗大、产物回收成本高。
而该技术直接在蓝细菌细胞内积累固体产物。通过该团队用自主研发的“絮凝法”不需要使用高能耗的“离心法”,即可在细胞成熟后,让其自然地沉降在容器底部。实验结果表明,在重力沉降5分钟后,絮凝率大于99%。
陶飞表示,通过这些代谢工程的改造,和高密度培养工艺,生产PLA的产量提升了20多倍。并且,蓝细菌细胞的PLA分子量(Mw, 62.5 kDa; Mn, 32.8 kDa)是迄今文献报道中生物聚合的最高水平之一,可以满足PLA的多种应用需求。
生产PLA时,使用不同的表达的优化(来源:Green Chemistry)
与其他技术相比,该技术具有“一石三鸟”的作用。
第一,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。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方案是使用可降解塑料,来代替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。新一代的PLA生产技术,为可降解塑料生产,提供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策略,从而为可降解塑料的替代提供保障。
第二,解决PLA生产中潜在的“与人争粮”“与粮争地”问题。值得注意的是,以糖基化合物作为原料合成可降解塑料,对于需要大宗生产的PLA来说,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策略。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粮食,其制造工艺的大规模铺开将不可避免地面临“与人争粮”或“与粮争地”的问题。
这一新技术将合成的过程“化繁为简”,把“二氧化碳-粮食-淀粉-糖-乳酸-丙交酯-PLA”的漫长的合成过程,转变为一个合成的“长链条”(代谢途径)装进细胞中,直接使用二氧化碳为原料,不再依赖粮食原料。
第三,在PLA的合成过程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,将二氧化碳“变废为宝”,可实现减碳、助力“碳达峰”。以废弃的温室气体作为原料生产材料,能够在减碳的同时实现高值产品的制造,在经济性上更有吸引力,可帮助实现减碳的加速发展。
可以说,该技术具备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的多重效益,及工业化生产前景。
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层面,我们经历了从“限塑令”到“禁塑令”的变化。
2007年12月,国务院办公厅颁布《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》;2020年1月,国家发改委、生态环境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。
此外,塑料的市场规模也不容忽视,根据美国调查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 的数据,“2019年中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541亿美元,预计到2025年,中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达到698亿美元。如果以30%的可降解塑料替换率进行推测,预计2025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包装市场规模约209亿美元。”
这种通过蓝细菌生产可降解塑料的技术,为聚合物的大规模生产提供新的借鉴思路。而该技术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的关键,取决于生产成本。据该团队估算,这种新的PLA生产方法将低于现有可降解塑料的生产成本。
陶飞表示,这里的生产成本并未考虑市场条件变化的因素。如糖基原料的价格上涨、碳交易与碳税政策出台等。一旦这些市场因素发生变化,那么,该技术的成本优势会进一步增强。
PLA均聚物在工程化中的积累特性(来源:Green Chemistry)
那么,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可能性呢?
一方面,该方法将减碳与塑料生产相融合。该团队计划在日后使用无碳的可持续发展方式——直接用太阳能或新能源所产生的电作为生产PLA能源,使用电厂碳排放或者直接使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。这符合全球提倡的“碳减排”“碳达峰”模式,未来将会形成“负碳”制造产业,也将带来规模的经济效益。
另一方面,该技术会带来双重环境效益。塑料污染和气候变暖都是重要的环境问题。可降解塑料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,用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的塑料是未来发展趋势,这也意味着该领域有巨大的发展前景。通过减碳解决温室效应,也已经成为国际发展趋势。该技术为同时解决这两个环境问题提供了方案。
此外,该技术可用于高性能PLA制造。当前,PLA被广泛地应用于在化学、医疗、制药和3D打印等领域。该技术采用生物法合成,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,没有重金属催化物残留的问题,使该技术生产的PLA在高端的领域应用前景更加广阔。
陶飞举例说道:“比如医用的手术缝线,其中的PLA不允许含重金属成分,而生物法合成的PLA可以满足这一要求。”
来源:Green Chemistry
据介绍,该团队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提高PLA的细胞干重占比,拟将细胞干重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到50%以上。
陶飞表示,一方面,用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对关键酶进行改造。“我们发现酶的催化性能存在一些问题,目前已经用AlphaFold2把它的结构预测出来了,正在进行深入的蛋白质工程研究。接下来,我们将重点研究如何提高它对前体物质的亲合力以及PLA链聚合速度,以实现提高酶的催化效率,让PLA的整体产能更高。”他说。
另一方面,为工业化生产做准备。该团队希望能把细胞底盘的鲁棒性进一步提升,包括系列耐受性,例如耐高光、抗污染、耐盐等能力。此外,在产品中试之前,该团队还计划针对细胞的自絮凝进行相关研究。
对于该技术的未来发展,该团队也有清晰的规划。陶飞表示,“我们计划通过3-5 年的持续投入,进行中试和全链条的优化,将各方面指标提升至工业化水平。”
浙公网安备33022502000307号
服务热线
微信客服